来源:中华书画网 作者:佚名
中国艺术市场很有发展潜力,我们觉得不少中国艺术家都很有希望、很有趣、很有潜力。他们的作品很新鲜、很有灵魂、很有发展性,这在欧洲和美国已经没有了。 不知是否水土不服的原因,一向坚持纯市场化运作的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展(Shanghai Contemporary)始终没有给人太多的商业化感觉。随着今年当代展的总监从秦思源换成了媒体出身的意大利人马西姆•多里西亚尼(Massimo Torrigiani),整个展会更是成为了“中国艺术界的一场时尚派对”。 当代展举办期间,本刊专访了马西姆•多里西亚尼以及承担特别策展的Arthub Asia总监乐大豆(Davide Quadrio)。 无本地的根不可能长期发展 记者:往届当代展更注重国际画廊和国际艺术家,今年则更偏向于“本土化”,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? 马西姆:我初次接手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展,更多地思考当代展的定位究竟是什么?当代展应该是一个平台,展示中国,乃至整个亚洲最好的当代艺术的平台。因此我有意识的在策展过程中囊括更多的本土化元素,不仅是艺术家,还有本土画廊。毕竟当代展的举办地是中国上海,如果没有本地的根,不可能有一个长期的发展。 记者: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? 马西姆:确实,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国际市场上整体地位始终不是很高,这在很大一方面是由于渠道不畅通导致。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大致可分为西方当代和传统当代两种类型,但始终缺乏有效的展示、交流渠道。 中国艺术市场很有发展潜力,我们觉得不少中国艺术家都很有希望、很有趣、很有潜力。他们的作品很新鲜、很有灵魂、很有发展性,这在欧洲和美国已经没有了。这些艺术家如果能得到机会进行有效包装,推向世界,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弱势地位。 记者:就你的感觉,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展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? 马西姆: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展现阶段的目标应该是向全世界藏家、画廊宣传理念,让他们对亚太艺术越来越有兴趣,让他们觉得这里是展示亚太艺术最好的平台。对国际藏家而言,亚太藏家总是更希望看到世界上所有人都来此看看,到底这里在发生什么。一个可以比较的对象是香港艺博会,但其过于商业化,交易气氛太浓,缺少正在发生的艺术活力作为支撑——这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所在。 ·上一篇文章: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旅游活动月精彩纷呈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·下一篇文章:还有90%的城市需要创意(图)
http://www.gaokaoji.cn/news/hot/111021192455H2AGHIG9BI2KKF3I6K02.htm
相关内容
王雨 | |
王雨 | |
佚名 | |
佚名 | |
任超 | |
佚名 | |
佚名 | |
佚名 | |
佚名 | |
商发明 | |